【学术视频】中国化学会第四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 | 南开大学周震教授
更多精彩视频登陆网站
www.koushare.com
图 | 周震
题 目:钠离子电池和混合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报告人:周震单 位:南开大学时 间:2019-05-27地 点: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扫码观看精彩报告视频
报告摘要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使得锂原料持续消耗导致其价格不断攀升。过高的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了开发大规模储能设备的可行性,探索新型储能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与其它储能设备相比,钠离子电池因钠资源丰富、成本低、能量转换效率高和循环寿命长等诸多优点而成为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而开发成本低廉、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是实现钠离子电池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钠离子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和适中的溶剂化能,更加趋向于表面赝电容反应。钠离子混合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器件,兼顾了电池高能量密度和超级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正负极电化学反应动力学不匹配,使得钠离子电容器的循环性能不佳。另外,商业活性炭正极的非法拉第反应储存的能量要远小于负极法拉第反应储存的能量。因此,寻找具有快速反应动力学的负极材料,同时匹配高效的正极材料是提高钠离子混合电容器整体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报告总结近年来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设计和电解液优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讨论钠离子混合电容器的材料与器件设计问题。
个人简介
周震,1994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在南开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讲师。2001-2005年赴日本名古屋大学从事日本学术振兴会 (JSPS) 等机构资助的博士后研究。2005年11月作为副教授(引进人才)回到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0年底晋升教授,201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2012年被任命为南开大学分子科学计算中心主任。2014年被任命为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2015年起为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被任命为南开大学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兴趣是通过高性能计算与实验相结合设计纳米结构新能源材料及能源存储体系。在Prog. Mater. Sci.,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和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摘录论文270余篇。论文被他人引用15000余次,h-index为74。20篇论文入选ESI近十年高被引论文。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4-2018年连续五年入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2014年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8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现为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副主编、Green Energy and Environment副主编、Current Graphene Science主编、《过程工程学报》、《电化学》和《电源技术》编委。中国电子学会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会议简介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于2019年5月25日~27日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办。会议主要围绕“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这一主题开展,内容主要包括:1、能源储存: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研究;2、能源催化:热催化和电催化研究, 催化表征与模拟;3、太阳能:太阳能转化材料与化学。
●【学术视频】中国化学会第四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 | 华南理工大学余皓教授:纳米碳材料非金属掺杂的协同效应
●【学术视频】中国化学会第四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 | 陕西师范大学雷志斌教授:赝电容修饰碳电极及其高性能电容器构建
●【学术视频】中国化学会第四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 |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郑双好:全固态柔性化平面微型储能器件
●【学术视频】中国化学会第四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 | 大连理工大学黄瑞研究员:红外光谱揭示二氧化碳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
●【学术视频】中国化学会第四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 | 天津大学马新宾教授:Cu基催化剂构筑及其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学术视频】中国化学会第四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 | 天津大学李新刚教授: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理性设计及产物调控
●【学术视频】中国化学会第四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 | 华东理工大学江宏亮研究员:X射线吸收谱探测电化学能源材料的工作过程
●【学术视频】中国化学会第四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 |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成家瑶:石墨烯与炭材料的开发及储能器件的应用
●【学术视频】中国化学会第四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 | 南京大学高飞副研究员: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及其在催化消除NO、CO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END
为满足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蔻享学术推出了蔻享APP以及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并开通了各科研领域的微信交流群。
蔻享APP
蔻享学术公众号
进群请添加微信:15665513690